悦·美术馆 | “初次见面,后会有期”第二届大学生毕业展6月11日开幕
“初次见面,后会有期”是悦·美术馆每年举办的大学毕业生系列展览之一,今年是第二届。本届参展者分别来自中央美院、清华美院、意大利弗洛伦萨美院、鲁迅美院、天津美院、西安美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11所院校的本科、硕士、博士,共71人。悦·美术馆长期关注青年思想和文化,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展览和活动为青年人提供展示和表达的平台。
2022“初次见面,后会有期”
第二届大学生毕业展
第二届大学生毕业展
主办方:悦 · 美术馆
出品人:王飞跃
学术支持:张子康
策展人:成蹊
参展艺术家:
白阅雨、陈默、陈彦臣、成格尔、Chiara Gasbarro、揣童、地丽娜扎尔、丁昕瑶、杜浩生、Franco Spina、Giacomo Donati、高建翔、顾文璟、郭慧、郭锦仪、韩桂田、韩嘉杉、郝悦羽、何心、黄倩烨、伽让、李国兴、李嘉旻、李嘉钰、李婧、李若煊、李文渊、李彦均、林钰洁、刘畅、刘烨、刘一郎、刘征楠、芦一川、茆越、诺门额尔敦、逄勃、彭秀楠、苏航、孙嘉玥、孙睿、王嘉怡、王启航、王唯臣、王孝鼎、王一菡、王振、渡边露子、韦子怡、吴晨逸、谢宇豪、徐千雯、徐悦涵、闫佳卉、闫镜州、颜通政、于文成、贠彩霞、袁宇航、曾冯璇、张瀚、张天瑾、张唯、张效源、张怡然、张羽洋、周贝特、周建平、周轩霆、周喆、诸薪旭
开幕时间:2022.06.11,下午 3:00
展览日期:2022.06.11-.06.21
展览地点:北京 悦·美术馆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2号路798艺术区797路B06
前言
2022届毕业生可谓是历史性的。
说这一届大学生是历史性的毫不过分,他们从入学到毕业完整的经历了“三年疫情”,他们还没从“初次见面”的兴奋中回过神来,便要说“后会有期了”。
说他们是历史性的不仅是因为他们错过了很多大学时代美好的回忆:毕业季、运动会、下乡、聚餐、联欢会、讲座、食堂、操场、图书馆、毕业典礼、校园招聘会和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他们还全程经历了因“疫情”而带来的全球性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环境等各领域的历史性巨变。并且接下来还将要为迎接一个不确定的新世界做准备。这对于一个即将参与社会工作的毕业生来说极富挑战,也许他们将要重新审视今后的工作、生活和人生的意义。
这届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生活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学校教育成为了部分,而 “社会大学”成为了新课堂。如果说毕业展览是对学校教育成果的汇报总结,那么社会大学的汇报该如何总结呢?这届大学生在学校的时间非常有限,而网络式教学成为日常,小小的屏幕之间是他们对校园生活的想象,彼此观看并想象着对方在屏幕之外发生的事情,而这样的生活又是以往大学生很少经历的,比如:长时间与父母相处、学会做饭、看想看的书、上想上的网、关心粮食和健康、关心环境和死亡,时刻看新闻、不断提醒自己别颓废,不停的立长志和常立志。如此漫长的假期使他们从来没有体会过像盼望放假那样盼望开学。更有甚者是有人留学英国,结果还没到过英国就毕业了,自己戏称念了个“函授大学”。面对现实的无奈,经常是两种极端的情绪瞬息转变。从来没有如此绝望、又如此抱有希望,如此被动,又必须变为主动。如此荒诞、又如此现实,如此封闭,又如此敞开,此如此真实、又如此虚幻…….
美好的生活没有享受是一种浪费,而现实的苦难没有反思却是一种罪过。也许很多年后的年轻人会好奇问:你们当年都经历了什么?是啊,会留下哪些关键词?是疫情、网课、还是其他…….,但不管能留下什么,但愿做到真正的思考和真实的记忆。当代大学生是社会最年轻的知识界,他们是未来社会真正的实践者,在历史的转折期,他们的思考和表达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次展览就是由多所大学的毕业生组成,但不同于学校里的毕业汇报展,它即不需要承载四年的学习总结和教学成果,也不分院校和专业来呈现,而是强调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组合、碰撞和交融。这只是一个由毕业生身份所参与的自我表达的展览。展出的作品也不一定是毕业创作,可以是在大学期间任何时刻、任何形式的创作,并且也不一定是本专业的形式,比如雕塑系的学生展声音作品,英语系的学生展诗歌剧场、油画系的展实验电影等。布展形式也不是每个人独立分区有相同的展线,而是根据作品表达的需要确定占有空间的面积和位置,并根据内容和形式的关联度形成小组讨论,进行二次创作,使作品在新的语境下带来意义的延展。
但愿本次展览能给毕业生们带来一些慰藉和思考。从来没有这么漫长,也从来没这么匆忙…….,毕业了,“后会有期”!
文/成蹊
2022.6.5
2022.6.5
艺术家介绍
白阅雨
毕业于清华大学
美术学院
稳定的金属在画面中被腐蚀,流动有生机的大漆成为凝固的永恒,银箔开辟出如同枯山水中岩石和白砂的地面。这个空间包含记忆,回溯却又迷惑,不具生命却能装裱自然。在稍纵即逝又持续的变化过程中观察自然平衡的秩序,变化与恒定、瞬时与永恒,平等共存。
《折叠的空间》系列,200x100cm,大漆、瓦灰、蛋壳、色漆粉、银箔,2021
陈默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视频需要载体,我对载体进行创作。削减掉每一件小作品的故事性,但共同构成了我认为的一种文化特质。
《Videoträger》
陈彦臣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以架上绘画为主,在生活中寻找细小的切口,画面感性地表达了其个体与城市及人与人的关系等种种体验。以"安全感"为关键词切入对自身经验的回溯和反思。
成格尔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没有人是一座荒岛。作品faces,由23张面孔组成,这些面孔来自于作者的父母、同学、职业艺术 家、画廊工作人员、艺术品收藏家等,他们在这个作品制作过程中与作者联系密切。
《faces》300x150x150cm,钢、尼⻰、乳胶、蜡、纤维
Chiara Gasbarro
毕业于意大利佛罗伦萨
国立美术学院
我的作品主要表达的是时间在急速流逝中变得碎片化,以及在时间影响下空间所产生的流变。这些在我的照片和视频作品中都得到了表达。通过仔细观察、检验、审视,就可以发现平常生活中很难察觉到的东西。把对身体、空间和数码照片的观察,作为“肖像”系列三段视频作品中最重要的创作手法,旨在表达一种将时间性理解为内在维度的观念。
《观察·肖像》4'33”,影像,2020-至今
揣童
毕业于意大利佛罗伦萨
国立美术学院
作品关于身份的探究,“身份”揭示的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根据符号互动理论,人的自我是源于人们在社会中扮演的各种角色。人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角色不同,也决定了人们对于自我的不同概念。不同的角色提供不同的角色规定,因此个体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也能实际地获得更大程度的自我意义。
《我们》2'39”,影像,2021
地丽娜扎尔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伴郎花花花花花花花》50x40cm,布面油画
丁昕瑶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在《百年孤独》中曾多次提到布恩迪亚第一次看到冰块的情景,他触碰冰块的时候惊恐的说「它们在燃烧」这种感觉让我对某些矛盾的关系产生了思考,在绝对零度下,瞬间仿佛就是永恒,我捕捉水在固液气体转换间的一些瞬间状态,用窄窄的一立方空间去串联起静止与律动、寒冷与温暖,去探索我感受到的那些最遥远又最亲密的关系。
《-272°·burning》90x90cm,综合材料
杜浩生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以中国道家思想的阴阳八卦图形为基础,抽离出抽象的形状和颜色,通过色块的高低叠加,机械的转动。以现代主义的形式方法,抽象绘画的语言表达,阐述了中国传统道家理念。
动态的综合材料的立体的拼装作品“源宇道空”,呈现了对万物空间存在的认知和观看的角度,也注入对自然万物在时间和空间的流转过程中,有序的生发和无序的偶发的生命运动状态,通过对中国符咒八卦图的研究以及“熵增定律”的思考,有机地转化为视觉图像,以单纯本初的圆形来完成并传达对宇宙万物的思考和冥想。
人生像大海一样茫然,总有起起落落,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遥望皆混沌,走过平湖烟雨,跨过岁月山河后再回首,仅剩虚无。有人一生陪伴,有的注定成为痕迹。千回百转的思绪,晃若隔世离空的色彩,深的一生不忘,浅的只是过客,由此交织。在宿命的轨迹面前,也会显得无能为力。最终发现也不过如此,有些事能从头再来,但再难回到原点。哪怕同样的路,再不会有原来的感觉。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
《源宇道空》120x120cm,综合材料,2022
Franco Spina
毕业于意大利佛罗伦萨
国立美术学院
“苍蝇马戏团”是一个行为艺术表演,作品灵感的来源是虚无主义的观念,放弃对意义的追求,受制于生死的辩证法的长期波动。基础危机和元叙事危机的后现代已经产生,将我们置于清晰的视野和消解每一个意义,它不是一种返祖驱动,一种生存行为。一种文明被麻醉并接近无意识的挫败感,人类之间无法交流整个故事发生在其中。“苍蝇化”的过程,这并没有让我们与众不同总而言之,一种令人厌恶的昆虫绝非一种具体形式的异化,而是变成了解读当代人罪恶的关键标志,但它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从我们所处的社会禁锢中解脱出来的形式,不可避免地忍受着:一种疏离感把我们用某种方式消解,并让我们回到了本来属于我们的自然状态。
《苍蝇马戏团》36’19”,影像 1920x1080,2020
Giacomo Donati
毕业于意大利佛罗伦萨
国立美术学院
该项目在托斯卡纳大区卡内托的废弃地区成型,为了研究在物质主义的影响下,作为消费社会(或娱乐)的产物,人是如何存在的。视频中用餐者之间的谈话变得悄无声息,可以看做是一种自我毁灭的行动,交谈的另一端则暗示着个人迷失在物质世界当中。
《无声的谈话》2‘,影像,2021
高健翔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
《拥抱风的火》以纸的材料塑造,表达其终将消失与破碎,但其精神象征和思想会一直存在。材料的选取了日常随处可见的快递包装箱,材料本身就蕴含使用后被遗弃的暗淡与落寞,以快递包装箱作为材料制作雕塑艺术品,使人们重新关注到身边的细小事物,以快递包装盒来塑造人物,表现对人的生存和边缘群体的关注,残缺与破碎代表着生命终将离去,干透的纸浆呈现坚硬的质感象征顽强的生命力,其核心意义就是探讨对生命的尊重。
《拥抱风的火》尺寸可变,雕塑
顾文璟
毕业于清华大学
美术学院
⼀部借⽤红楼梦背景创作的魔幻邪典影⽚。主要讲述了宝⽟存在于⼤观园这个本是⾃⼰的器官中,他的⾎滋养着⼤观园,⼆者共⽣。他在这个循环扁平的世界中,感到困惑和焦虑,开始怀疑⾃⼰的存在。影⽚采纳了上世纪80年代低成本古装电视剧⾊彩的视觉效果。
《宝玉的世界》14‘47”,720p ,2020
郭慧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有些真实只得在梦中窥见,尽管有时支离破碎,或是荒诞不经,却窥得一个人潜意识的自我。那是没有修饰和故意剪辑的记忆和想象。叙述一次潜入梦境的探索过程。细思荒诞却无处不见幻境之合理。寻求的是摆脱复杂现实的野性自然,在睡梦中那自然的虫鸣吸引我们去寻找,打开了一个真实却虚幻的世界。可想要仔细探究一二,梦境的一切却切换得猝不及防,再回首,已是一片虚无。
——《入梦所窥》
以梦的经验构造镜头、传达感受,并不意在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仅想描述梦境本身的独特的体验感,以引发观者对于眼中所见的虚幻和现实的思考。梦中的色彩、事件……一切都可以有真切的物象和情绪,却又似乎都是虚幻的。这就是梦的独特性,具象而不真实。一次次简单事件的连环重复,发生在现实还是梦?如果是梦,又是第几重梦境呢?又代表了什么?……都是见仁见智罢了。
——《第几重梦》
《入梦所窥》x《第几重梦》总时长3‘29”,影像,2021
郭锦仪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
疯狂的人们
在寻找到的松软土地上
扎起红头花
如同打桩机一样跳舞
《大舞台》行为影像
韩桂田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以刺绣的手段外化自我形象,身体符号是情感的具象载体,在穿针引线中自由地构建我对“爱”与“关系”的理解。作品的正面与反面,对应限定与偶然的关系,由个体身份所延伸出的公共与隐私的两面性,也在其中逐渐显现。
《最神圣的材料是爱》尺寸不定,刺绣、丙烯、数码印花,2022
韩嘉杉
毕业于清华大学
美术学院
一道十万年前的亘古之光,穿过赤壁,曾吟“击空明兮溯流光”;漫洒山园,可见“疏影横斜水清浅”;辉映昼夜,便叹“灭烛怜光满”……落在世间,留下片刻的星星点影。
《被生活淹没的晨昏》100x150cm,木板、矿物质颜料,2021
郝悦羽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我试图表现一种向上生长的生命力,一种变动中安定的精神力量。木口木刻套色,它像温润的沃土使想象从无到有,每一遍刻痕与色彩的叠加都带来惊喜。一把刻刀在比它大几百倍且坚硬的木头上推动,像划着小桨航行于汪洋,有时也不清楚航向,你需要遵循它内在的形排线,但又想办法挣脱,像是不断与内心的对话。
《生长系列一、二、三》水彩 2021
《热寂》、《起源》彩色木口木刻 2022、《共生》水彩 2021
何心
毕业于意大利佛罗伦萨
国立美术学院
当一个物体被损坏时,并不是物体失去了它们的功能和身份,可能是因为我们失去了看到事物的功能和身份的能力。我在寻找不完美不完美地事物中的美,我相信“美”与事物的“不完美”密切相关。正是这些缺陷产生了强有力的叙述。我想朝两个方向移动,以便能够同时创造和破坏叙事。
《杂音》4’47”,影像,2021
黄倩烨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自印漫画册
伽让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我组合了跑步机和织布机,使猫的跑动可以带动织布机的运作;由于奖励机制的调整,猫出于好奇的运动,逐渐变成了为了获得食物、玩具以及猫薄荷的劳动,并最终织出一块长布。
《猫鼠游戏》三小时,猫,猫用跑轮,织布机,毛线
李国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绘画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纯粹感觉层面的活动,我感兴趣的是描绘生活场景中随处可见之物,通过对它们细致入微的观察、交流、体会然后生发,进而呈现并传递出某种细腻的情绪。
《暖屋子》245x150cm,布面油画,2021-2022
李嘉旻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源自于对原生家庭成员中女性角色的思考,以及成长历程中这些女性成员带给我的长久而深沉的影响,是隐匿于平静表象下不可言说的情绪涌动。它是模糊而又暖味的,相互交织的痛苦与甜蜜,在不停的咀嚼、践踏和蹂躏的过程中,从绽放到泥融……
《女人花》5’34”,影像,2022
李嘉钰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居家期间我通过网购的方式购买了很多的日用品,快递的纸盒包装充斥着我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被限制在自我的空间里,作品试图表达这种生活状态。当我们换一个角度去观看纸盒的内部空间时,会发现有一扇门,通过这扇门来传达内部与外部的信息,给人在精神上制造一个异样的空间,同时也仿佛经历着微观视角下的生存空间体验。
《纸盒子》43x65cm,丝网印刷,2022
李婧
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
我的抽象画全部来自写生,写生一切偶然的“痕迹”。写生痕迹的过程,是将偶然的、不可控的痕迹变成可控的痕迹。然而,创作过程中的种种偶然因素又在可控的痕迹中融入了不可控的因素。在“可控”与“不可控”之间转换的过程背后,还有一个预成图式。每当我感到我的作品与预成图式之间存在差异,就会重复再画一遍(它的整体或局部),不断地寻找“心灵的对应”。每一次重复,都是在探索理性与偶然之间的关系、景观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种重复,有时是连续创作,有时则相隔几年,再现同一对象,产生了不同的画面效果。就像我小时候,看见海浪一次又一次拍打在沙滩,每次的浪花都不一样,而沙滩还是那个沙滩。最终,我发现,我的作品与预成图式之间永远不会达到永恒的一致,而重复的意义在于探索未知的可能性,重复的过程就是思辨的过程。
《调色板》146x114cm,布面丙烯,2017-2020
李若煊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灾难,瘟疫,战争,祸害,贪欲充噬着我们的世界,繁华与消亡,烂漫与枯萎,欢愉与落寞,生与死。作品是对我们生存世界的思考,和生命美好背后难以描述的深沉的痛。
《多拉的花园》系列,雕塑装置,木板坦培拉,丝网,植绒,2022
李文渊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本系列作品以城市景观作为切入,多以纸上丙烯。油画拼贴的形式呈现,旨在探索城市与人的关系和挖掘当代城市题材绘画中所蕴涵的更多生命力。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大面积的楼房被街道隔开、以细胞式的增长发展,使得城市景观具有一种“墓碑城市主义“的特征,重复的、一排排的楼房层出不穷楼房被巨大的、不断地空间分隔开来,使城市的景观呈现出一种破碎地形态。画面以一种具象与抽象相互切换地方式呈现,其中的城市即是现实中地图景又或是非现实的,即是具象具体的同时又是不可辩地模糊的,消解城市景观的真实性,呈现一种未知的迷幻的城市景像。
《城市景观》系列,纸上油画、丙烯,2020
李彦均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生活中有各种困难和意外需要处理,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时间久了身体和心灵还是会感到疲惫,没有关系,累了就应该休息。
我需要暂时抛却纷扰,动也不动地坐着,然后像写日记一样用绘画记录下让我安心的瞬间,不夹杂多余的情感,也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画的是一杯水就是一杯水,我要安静地面对在这一秒中它带给我的情绪。
《一个大蛋糕》系列,数码版画,2022
林钰洁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
《爱丽丝梦游仙境》是我一直影响深刻的故事,我的作品也以此为契机,想要展现一个与我自己息息相关的奇幻世界。魔方、木偶人、鱼等元素都见证着我童年时的每一个阶段。小时候永远拼不明白的魔方,偷偷画漫画时时常摆弄的木偶人,海边人最喜欢的稀奇古怪的鱼和海草。我的童年很快乐,但也并不是完全快乐,提线木偶也代表我的童年并不完全是自由的,我只是个普通小孩,我也一直被某些东西约束着,但也没必要在意,这就是我的童年集合总结,也是我现阶段对过去的怀念。
《梦游记》360x160cm,布面油画
刘畅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如果噩梦是恐怖的,那现实真的会比噩梦美好吗?
《SPOOKY》120x60cm,布面油画
刘烨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在4k、2k高清屏幕盛行的年代,低清、媚俗、快速生产的垃圾图像同样盛行。我尝试用图片转印的手段结合最低限度的造型技巧,以还原出一种真实的“数字感”,试图给垃圾图像赋予一种新的观看方式。
《洞恶缘》尺寸可变,综合材料、水转印薄膜、油墨
刘一郎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整体设计由回收材料制成的拟真动物,结合通感的设计手法通过不同材质和灯光效果。
形成具有模拟自然环境的治愈观感的工业产品。
主要运用视觉暂留技术,通过回收金属为材质的珊瑚支架上频闪灯盘,结合插花剑山式底盘的震动,是箱体中的植物呈现出仿佛在水中摇曳的效果,搭配箱体中的玻璃海龙,在陆地中带来海洋中的视觉感受。
「瑚洼花」海洋植物灯箱,尺寸可变,可回收综合材质(回收玻璃、金属、木等)以及电子元器件(电磁震动器、频闪灯)
刘征楠
毕业于清华大学
美术学院
当前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已近离不开线上各种APP的应用。开发者们在APP中充分使用红包、限时券、积分等激励机制来增加用户黏度,并通过最终视觉感官刺激来促使用户完成连续性的消费。
本设计创作确定了视觉系统设计、书籍设计以及互动设计等系列组合形式,由此来探索现有消费视觉符号所构筑的多重视觉景象特质及其内在规律,从而展现出从线上到线下的社会意象的映射。希望本作品能引发消费者针对激励机制的合理运用进行再次的审视与思考。
《激奋猪The Pig of Loyalty Points》书籍设计、装置、影像记录,2022
芦一川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作品尝试构建一个“对称时空”的概念模型。时间作为人们用来描述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是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当前我们习惯使用的时间计量系统是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世界时系统,通过这一计量系统,我们能够获得自身于物理时空中存在的坐标。在日常生活中,时钟通过固定的时间刻度与围绕中心匀速转动的指针共同组成的符号体系完成对时间的指示;而在与之对称的模型中,额外的运动与控制被引入系统之中,通过干扰与隔离的方式表征时间更为多元的性质。
《原点》尺寸可变,装置,2022
茆越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
此系列作品以“投影参与空间叙事”的实验展开,探讨伤痕与共情。
借助光线投射出影像时,从视觉表象上它是在空间中真实存在的。随着投影的消失,这种虚拟影像的体验不会如同现实的体验留下痕迹,它会如从未存在过。
当我们倾听、感受他人的苦难的经历,我们好似理解了,也产生了情绪的波动,可是我们真的感同身受了吗?一段时间后,那些郁悒的经验....如同投影一般从记忆中抹去。
《苍凉如水》100x150cm,摄影艺术微喷&摄影书
诺门额尔敦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艺术学院
这组作品的创作初心始于一旦注意到便无法忽视的、贯穿于人之创作谱系和精神脉络的、对生育与母性的依恋和崇拜,而这种情绪往往可以被解读为渴求已知、追求安定、诉求大团结的形而上概念。我所在尝试的是将母性崇拜的符号与人体创伤的视觉感受和土地的意象相联结,同时引用了牧民用来圈围草地的铁质围栏作为带有个人身份背景色彩的概念,以求堆砌出能够框定我之所在的归属地。
逄勃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审丑怪谈》组画将关注点聚焦于城市中的现成公共图像,我收集它们作为素材,并探究其中的共性和背后的问题着手创作。
这些建筑图像,都是在社会中客观存在,而又带有强烈的超现实元素的建筑图像。各种“奇观建筑”和粗制滥造的“审丑建筑”在社会场景中林立不穷,而大家对这种场景和建筑范式也早已司空见惯。我想通过铜版画特殊的语言来强化这种超现实的景观,通过这种方式来表现造成这种“审美异化”背后的权力关系和成因以及这种审美对人精神的影响。
在创作过程中,主要遇到的问题来自几个方面,一是图像的选取,要具有典型性。再经过反复推敲和提炼对象后,最终选择大型拟人拟物建筑作为表现“审美异化”的符号。二是表现媒介,我在尝试了绘画,拼贴,数字手段等各种方式后, 考虑到画面的叙事性和绘画性,最后回归到了铜版画,来表现一个街景式的景观。
《审丑怪谈》
彭秀楠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人人都处于他人的凝视之下,凝视者与被凝视者的身份也并非固定不变的。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多种凝视:身材焦虑、年龄焦虑、男性凝视… …这件作品鼓励被凝视的人,去书写、去表达、去直视凝视,对抗凝视。
《去看、去对视》40x40x10cm,综合材料,2022
苏航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Ah~》30x40cm,布面综合材料,2022
《远山的火 | Das ist dieses Jahr, von dem man reden wird》180x150cm,2022
孙嘉玥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遗憾没从政的精神分析上瘾者,自认为梦解的不错。梦中常常在解数学题和写代码。平时关注现代精神分析、后殖民、后人类、网络美学、生物技术等领域,目前创作涉及机械装置、交互投影、网络艺术、录像艺术等。
《深蓝学院》尺寸可变,网页、视频、印刷品、公众号,2021-2022
孙睿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婚礼是一个婚姻与家庭的开端,我以家中父辈婚礼的老照片作为展开此次创作的基础素材,老照片中的视觉记忆唤起了我的情感共鸣,是我创作成型的入口。红色是热烈的颜色,在我的画中有着多种的意味。多幅以红为主的画面组成一个系列作品,以强烈的叙事性因素从婚姻的角度中诉说女性的真实心理困境。
《红》系列,布面油画,2020
王嘉怡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这件作品是我做人偶的一个插曲。在串连的过程中,发觉不完整的形体反而更能抓住肢体动作所传达的表情。将在手中把玩的人偶放大至等人尺寸,试图模糊雕塑与玩偶的界限。
《乖》尺寸可变,光敏树脂及综合材料,2022
王启航
毕业于意大利佛罗伦萨
国立美术学院
灵感来源于欧洲传统基督教艺术中的三联画的形式。我用在意大利留学生活中特别常见的一种物品——披萨盒,代替了三联画中可折叠的面板。披萨是当地最普遍,最廉价的美食之一,每当看到这些盒子总能让我回想起疫情最严重时物资紧张带来的饥饿感。特殊的条件下,人的基本需求被无限放大,平日里唾手可得的事物变得弥足珍贵,物质生活的满足成为了克服焦虑的信仰,盒子上的各种手势暗示了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也可以变得神圣。艺术最吸引我的地方就在于它拥有点石成金的魅力。
——《披萨》
形式上致敬艺术家李山的作品《洗脚》。内容上更多地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和心理的创痛。我把艺术创作当成一种疗伤的方式。
——《洗脚 2》
《披萨》50x50cmx3,综合材料,2022
《洗脚 2》1'12”,1080p 60 帧,2022
王唯臣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艺术学院
有关文化、潮流、此时此地、艺术之问。
被符号遮盖了身体的苏格拉底,纪念碑式的浮雕隐现,化身一片金属废墟的王。而哲人的愿望从未实现,严肃与道德的界限模糊,我们与他者的关系在当下也被衡量为距离。由此,在自然与人造物的冲突中,将行为、词汇、效应都归结为一场将空气封藏在罐中的仪式。
《与存在所必须的万物之关系》《伪圣》《祭礼》综合材料,2022
《无题/1》74×54cm,数码版画,2022
王孝鼎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
古文字及图腾在现代文化的发展中已被进化或淘汰,但由古文字萌发而来的哲学思想如阴阳,禅宗等却影响了社会文化至今。同时现代文化的发展也诞生出来许多新的流行文字,而这种流行文字的形象与古文字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都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却又被时代抛弃。因此我想在图像中将两种文字形象结构进行抽象地组合,从而产生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连接与思考。
《境外-符》尺寸可变,椴木板,2022
王一菡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不安的,宁静的,不停处在无序的变动中的。
作品基于处在无奈与困境中的人的状态,将其具像化为一个静寂的精神世界入口。
《aimer》63x15x37cm,陶瓷,木板,铁丝,粘土,2021
王振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艺术学院
《存在》是一组铜版画。我通过传统蚀刻的方法,将一块铜版从“存在”到“消失”的过程呈现出来。一块铜版在酸液腐蚀下,从完整到残缺,直至接近消失,大致需要37 天。我们的消逝需要多久呢?
《存在》30x30cm,铜、版画纸,2021
渡边露子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被关进寸步难行的现实中,人的感官也渐渐变得比以往更加敏锐。凑近一切,耐心地观察,过去的寓言原来是如今的叙事,我们总是在倾听又讲述同一个故事。
韦子怡
毕业于清华大学
美术学院
本作意在定格生命在经历漫长的死亡后的一个瞬间。它们曾鲜活的游动、滑翔、为生存而挣扎……但那都已经是它们的曾经了,网是逃不掉的结局,网是与命运对抗的证词。
《鱼与鸟与我》尺寸可变,综合材料
吴晨逸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
这个略显青涩的作品算是对我一段时间情绪状态的记录。故事很简单,讲述的是在一个雨夜,男主人公所居住的旧屋因漏水而涌出了些许过去与女友生活的物件,随着漫溢进入屋内的水的增多,回忆、梦境、或是一个幽灵的时空也逐渐渗入他的现实。巴什拉在《水与梦》中写尽了关于这个物质的所有想象,死亡、镜恋、母性、记忆、欲望、梦境,一切都混杂在水的元素当中,从水中浮现的是徘徊的幽灵或是自我分裂而出的分身,欲望幻化的身形或是记忆恍惚的残影。
《湮没》12’44”,1080p 影像 16:9-4:3
谢宇豪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着迷于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暧昧且克制的距离感,企图用晕眩的记忆对抗清晰真实的世界。
徐千雯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自然使生物冒险,存在者存在,他们从始至终是冒险者。冒险有时候是一种危险游戏,海鸥基于自己的意志,翱翔在自然,寻找不同的事物。好奇,冲动,在惊叹中的感受周围的一切。它们挑衅并重新定义了水面上的规则,如同揉捏了幻想的散文,权力、欲望、社会关系在超现实主义的氤氲中卷起“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波澜。
徐悦涵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翡翠在中国有着特殊的象征性。作品从中国玉文化“神玉、王玉、民玉”三次历史身份的变迁去映射翡翠在今天的象征性。在创作中翡翠作为身份转化的主体,采用黄翡绿翠替换历史中的玉礼器。翡翠成为边缘材料构建身份神话、搭建虚拟历史故事,以此展现“身份迁移”主题。立足于历史观下,当代个体身份的塑造与呈现具有多样性。
《镜玉·玉石历史身份的迁移》
闫佳卉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
题材取自山西晋城玉皇庙二十八星宿的造像,经过造像的元素提取及转化,作品以晚宴的形式展开,将二十八星宿元素变成了餐桌上的一道道菜肴,反应当下消费吞噬传统文化现象,过去人们供奉的宗教礼拜的神像佛像,现已经变为文物,就像汉服一样,在商品经济的时代已经转化成了一种消费品,二十八星宿人物身体上象征身份地位的官帽配饰,现已转变为市面上的珠宝首饰商品。
《星宿宴》400x100x100cm,彩塑,2022
闫镜州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我只是个裁判
——《生活的爱》
.....
——《back in 5》
《生活的爱》、《back in 5》130x100cm,150x105cm,布面丙烯,2022
颜通政
毕业于意大利佛罗伦萨
国立美术学院
在该方案的实验中以仿制莫兰迪与基里科的形而上学绘画风格为主,在输出成品中展现数字逻辑性与感性艺术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花之城》1280 x 768,实验媒介
于文成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
隐喻,是一种矛盾统一的状态;非现实的反向即为当下现实,超越现实却又生长于现实之上,对于现实既有讽刺又想建构美好的未来,横向生长与纵向张扬,过度的膨胀被权利与空间限制,悠懒自得与挤压的沉重感,不甘于躺平的内卷...无论人还是动物,都在挣扎中为了生存进化自己,要承受现实无情的打压和刺痛;白色,给人遐想和静默的空间。
《芸芸相生》尺寸可变,雕塑
贠彩霞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艺术学院
我的作品基本上为铜版版画,痕迹感创作是我版画作品的一大特征,借由线条、画面构图和痕迹感创作,展现其多元的情感色彩。作品通过黑白语言对视觉图像中的空间进行探索。《家》系列作品是我借用儿童视角对家庭这个集体的反观,延伸到社会中个人在集体环境中所处的状态,并试图探索社会上对于身份和人性的既定文化现象。
《两者》 60cmx100cm,铜版腐蚀,2021
《家》系列,23cmx29.7cm,铜版腐蚀,2020-2021
袁宇航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
当迷茫与躁动充斥生活,拿起相机便是最好的自我救赎。我尝试将自己走在城市街头的感性经验转化成为视觉的语言,无需刻意去关心主题、议题。用跟随身体行走动态的拍摄视角挑战传统纪实方式,在城市间去捕捉“碎片化”的现实。我试图将这些“记忆碎片”重新排列组合,找寻图像与图像之间的关系与节奏。生成独特的视觉语言(“现实”片段)。引发新的语境。
《第三只眼》60x45cm,艺术微喷,2022
张瀚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运⽤类似波谱拼接的图像组织⽅式,并以摄影印刷品辅助,研究泳池中⽔的各种形态,表现⼈潜⽔游泳即将浮出⽔⾯呼吸前的那刻,正如⼈⽣中诸多的隐忍、努⼒与蛰伏,最美的时刻恰是破境之前最压抑之际,周遭环境丰富晦涩变化,⾃我的⼼绪与对外界的感知交织缠绵,亦幻亦真……但⽆⼀不透露着承载过苦难的⽢甜和即将守得云开⻅⽉明的美好。
《肢体审美》《Before Rising To The Surface》《百老汇》
综合材料,2020-2022
曾冯璇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书作为“意义定义”的指导性纲领——《改变主意学》,通过虚构出一套学说与主义,重新质疑了文字与符号的含义,书中的指导性话语作为“参考文献”隐喻思维套路;影像的庞杂碎片信息与观众迫切希望理解作品的思维活动产生了合作,这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慌乱与焦虑使指导性纲领《改变主意学》加入影像与观众的对话,为破解信息巢的含义给观众提供解决方法。书、影像与观众的三方游戏,讨论了不断跳脱出原有语境来思考意义定义的可能性。
意义是抽象的,而我们所期望的是意义的具象表达。“这个事情有什么意义?” ,这个问题是否有意义?若有,是谁赋予了意义?如果一件事物被赋予了意义,但改了主意了呢?如果一切都可以改变主意,那赋予意义的意义在哪?这正是本作品所探讨的。
《我想我的主意改变了主意》尺寸可变,综合媒介,书籍、影像,2022
张天瑾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源于疫情之下的生活感受,用色彩的能量表现“生命力温度”,记录生命存在的痕迹。
《ZOETIC》123x58x1cm,156x77x1cm,透明亚克力,滴胶,玻璃颜料,2022
张唯
毕业于清华大学
美术学院
作品采用羊毛纤维材料,通过湿毡工艺制作而成。根据材料的物理特性以及湿毡工艺的独特优势来表现坚硬嶙峋的自然景观。看似坚硬的外形,实则是柔软的、可触摸的内核,以此来表现自然中生命外在和内在的反差与矛盾。
《溶》尺寸不等,羊毛湿毡,2022
张效源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科学代表了极度的理性,人的形象在精密仪器下被转变成了像素与数据,在科技与人的生活交融密切的当下,人工智能对自然的解读越发准确,却也缺失温度,我运用屏幕视觉来对人进行解读,展开关于代表着自然造物的人与代表着人造物的机器视角之间的疏离感的探讨。
《识别》系列,87×106cm,布面丙烯
张怡然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艺术学院
“原子”是目前已知构成三维世界的最小的粒子,相应在二维空间却没有原子,因为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在二维状态下无法存在稳定存在。二维世界的组成不是原子,是我们所不知道的物质。既然如此,维度之间便是不可观察的,在这个项目中,我用艺术的方式创造了一个环境,通过平面绘画和现成品结合的方式,使两个维度不仅可以相互观察,而且可以做到信息交流。在这个平等的世界,两个维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不是二维,也不是三维,我称它为二又二分之一。
《二又二分之一》尺寸可变,木板丙烯、现成品,2021
张羽洋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200年后,草木萧疏,人机混沌,那时的拉山徳或许是仿生人,密林早已荒芜,那个植物崇拜的时代,仅存的圣花被机器奉养,它神秘的花汁是人类信仰,化解着矛盾冲突,人类贪婪挣扎着汲取汁液,仿佛亵渎神明。作品由植物、营养液、植物生长灯、3D打印透明树脂、丝纱、沙土、红外感应、树脂粘土、金属、亚克力、电机等材料构成不同线索,用装置呈现一场实验戏剧,以生态观纬度建构莎翁《仲夏夜之梦》的未来演绎,试图探讨人与自然与技术的纠缠关系。
周贝特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画画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是个把颜料在一个平面上进行调和然后转移到另一个平面上的过程,调色盘跟画面的关系其实是相互的,至此你不能说画面不是调色盘的调色盘,而调色盘才是用画面作为调色盘所调出来的画面。在《逢生 源版》之后,我试图用《逢生 相易版》完成对这两层平面之间关系的转化。
周建平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它是我不得不去描绘的一种内心呼唤,哪怕它可能距离艺术甚远,我无意歌颂任何事物,把它呈现出来便是我的使命。
一撇一捺,是为“人”,“人”也,天地之性最贵者也。宇宙自然,或“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或“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全然与人之思考息息相关。人生于自然,归于自然,在自然的法则中合一,在历史的长河中永存。以一人以窥之,洞晓世间的一切,走在时间的齿轮上,留下了具有温度的印痕。
人是社群动物,也是独居个体。我们扎堆一起,谈笑风生,迎来送往。当话说尽,茶喝完,分流离开,刹那间,疏离涌上,孤独尽显。
关注人,绘画人,以第三视角凝视,找出他们眼底藏着的秘密。是疏离?还是孤独……
《流动的身影-格格不入》197x140cm,布面油画,2022
周轩霆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艺术学院
这一系列作品来自于作者对洁癖的感受以及对洁癖概念和成因的探究。洁癖往往被认为是害怕脏东西,但脏与干净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假如一样东西被普遍认为不干净,便不能认为是洁癖者的特殊性感受,即感官体验所能察觉到的脏并不等同于洁癖。洁癖者持续地怀疑、感觉到环境中普遍认为干净的东西是肮脏的、不可接触的。洁癖者的这种思维模式的形成既有先天遗传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影响:当一个人接触到一样的东西的时候会基于视觉、触觉等体验做出干净或不干净的判断,感官的消极反馈会与不干净相互关联,当某种事物反复被感知并被判断为不干净后,这种关联将逐渐被强化,最终形成一种思维模式。
作品以复数性的形式试图展现洁癖思维的形成过程,最终呈现出一个洁癖者眼中的世界。
周喆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围绕着“事件”展开。我尝试用同一人物形象在不同情境中的反应,展现同一“事件”下人所产生的一系列状态。熟悉的绿化带、白色的房子以及带有未知的游乐装置。一切看似安全的事物都会有不确定的意外的风险发生,我们无一幸免,都会陷入到这个由“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的循环。似昼似夜的场景,模糊了画面叙事的时间概念,白烟的纠缠,使得恐惧、逃离、接受、凝视变成了我们的习惯和日常。
《近地烟:在安那萨克戈拉的夜》 255x255cm,布面丙烯、综合材料,2022
《方舟》系列,尺寸可变,布面丙烯,2021
诸薪旭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记起我们是动物,
圆方间一味寻找,
重复着重复,
我的嘴上涂满了无害于沙土的色粉油脂,
地上的生灵会来享用它们,
嘴唇贪恋大地的热吻,
我的身体也留下了红色的痕迹,
一片废墟之间不再温暖,
泪水模糊穹顶,
躯体倦入方圆。
《圆方方圆》行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