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展览
悦·美术馆|迟日摄影节展览回顾
迟日摄影节
Chi Ri Photography Festival


迟日摄影节在10月1日至4日一连四天在悦·美术馆展出,已于10月4日完美落幕。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迟日摄影节的四天盛况吧。
 

开展现场

2021年10月1日上午10:30,《迟日摄影节》在北京798艺术区悦·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北京悦·美术馆、青年摄影平台「象曰」和「包邮区图片社」主办,由赤舍策划,共展出了300余件作品,其中包括摄影以及与摄影相关的影像、装置、实验表演、摄影书籍、观念绘画等多种形式的创作。

 

迟日摄影节主要分为展览单元、书展单元、表演单元、分享会单元、实验场单元五个部分,借助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展现,使趣味与严肃并行,推动青年影像艺术的发展,重塑摄影在现代城市与当代艺术中的身份,为摄影媒介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
主办方、策展团队、部分艺术家与嘉宾合影
主办方、策展团队合影

本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包括有(迟日特邀艺术家)尤达任、阮小又、⻩乖儿  汪润中、魏文涛、徐思行、李文嘉 (Amiko Li)、Ben Zank、sarah song、(迟日放映)王昊楠、柴觅、北屿、牛小雨、穆清 胡迪、黄安澜、(迟日摄影奖)李沛达、石慧、彭靖、王文楷、张欣、徐凯、夏靖宜、(迟日对谈)王轶庶、徐盛哲、冯依伦、陈依伦、陈文怡、章柯越、黄京、曾瑞虎、陆可、(实验场单元-23号楼)陈彦臣、刘梓峰、何宇轩、大志、壹玖。
迟日摄影节现场
迟日摄影节现场

展览单元作为本次展览的核心,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迟日摄影展览和迟日放映。展览汇集了二十二名艺术家及艺术家组合的作品,这些作品通过摄影竞赛和策展人邀请两种渠道汇聚于悦·美术馆,以展览本身作为平台让优秀的作品对话、并从技法和思考上互相挑战。

 

迟日摄影展览在悦·美术馆进门的A厅中展出,而迟日放映则在位于二楼的C厅进行,来自六位艺术家的七部影像作品每日循环播放。
迟日放映厅

“迟日”展览中的艺术家们共通的特点是,他们都通过摄影以及相关媒介创作,以视觉和思考作为存在的基轴,通过不断质疑摄影传统并尝试改变形式、思考摄影的本质。我们希望把本次展览看作艺术家们的思视、思象的再现、并展示由探索媒介创造出的无限可能。
迟日对谈现场

同时,在二楼D厅还设立了一个《迟日对谈》项目,由艺术家发出一张图片,读者通过投稿一张照片来回应,并且最终让观众也参与到展览当中,成为其中一位设计者。以影像为唯一的语言,用纯粹的视觉依托各抒己见,共同创造一场无声的奏鸣,最终形成一个有趣的开放式图像展览。
观众参与到迟日对谈当中

书展单元邀请了佳作书局(PARAGON BOOK GALLERY)在二楼B厅长廊为现场提供摄影书籍的读阅与售卖,向观众呈现摄影艺术在当下多元的图景,和别样的观看体验。
书展单元

有别于一般的摄影展,迟日摄影节邀请了四位表演艺术家以及艺术家组合,一破以往摄影展宁静的气氛,为迟日摄影节添加不一样的色彩和活力。表演单元主要集中在10月1日和2日中,10月1日邀请了艺术家赵元灏、艾阔以及舞蹈团燃后剧场为《迟日摄影节》开展进行演出。
赵元灏 《我想像太阳那样活着》 10月1日 下午5点

燃后剧场 《银河》 10月1日 下午5点半
(照片由william老师提供)

艾阔 《绿问题》 10月1日 下午7点半

而10月2日也邀请了艺术家一诺在A厅进行演出。
一诺 《紫竹院琐记》 10月2日 下午5点半

四场演出的表演者都针对着悦·美术馆的场地以及迟日摄影节在展作品对表演剧目进行了改编和调整,充分的运用了场地的每一个部分,为迟日摄影节润色不少,表演的开场就吸引了一大批观众围观,观众都对表演赞不绝口。

表演现场

表演现场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观众对于每个作品都有不同的解读和看法。为了让观众能够深入到艺术与摄影的世界,透析作品的含义,特别设立了分享会单元,邀请了十六位艺术家,安排了9场分享会平均分布在展期的4天,艺术家与观众近距离的接触,解开关于作品的秘密。
分享会现场

开展的第一天,从展览本身出发,分享会单元安排了摄影奖的四位获奖者石慧、张欣、夏靖宜和徐凯以及特邀参展艺术家汪润中分别在下午2点与下午3点半进行分享会谈,并由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成蹊以及王紫薇进行主持,艺术家们就自己的参展作品和对摄影的见解向大众分享和解读。
10月1日 下午2点  分享会题目:《摄影奖获得者作品分享》
从右到左:石慧、徐凯、张欣、夏靖宜  主持:成蹊

分享会题目:《开放像素:一次很可能失败的图像艺术教育实验》
10月1日 下午3点半   嘉宾:汪润中  主持:王紫薇

10月2日安排了三场分享会,分别是朱自杰、魏文涛、陈麒机、汪润中《线上图像的死与生》、侯红生《相机改造》以及王昊楠、陈沐禾的《影像与都市传说》。

10月2日 下午2点  分享会题目:《线上图像的死与生》
嘉宾:朱自杰、魏文涛、陈麒机、汪润中

朱自杰、魏文涛、陈麒机、汪润中这四位艺术家的作品或多或少都与科技和数字化有着不同的关系,分享会围绕着线上图像,探讨关于线上图像的发展和未来,四位艺术家结合自身的创作经验,有着各自的见解,在分享的过程中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10月2日 下午3点10分  分享会题目:《相机改造》
嘉宾:侯红生

相机作为摄影最为重要的一环之一,其中也是有非常深奥的学问。相机改装大师侯红生在此向观众讲解了关于相机改装的小学问并分享了自己多年的心得。不少的摄影爱好者以及观展者都聚集在悦 · 艺术中心-会议厅认真听讲。

王昊楠《气泡》放映中

到了下午4点半的时候,分享会转移阵地,来到了二楼的放映厅,先播放了王昊楠的影像作品《气泡》,播放完毕后王昊楠就参展作品《气泡》和Bilibili 艺术up主陈沐禾(井盒盒盒井)进行了一场映后对谈,向观众解析《气泡》中的细节和暗喻。

10月2日 下午4点20分  分享会题目:《影像与都市传说》  
嘉宾:王昊楠、陈沐禾

10月2日安排了两场分享会,尤达任《探索当代实验影像》和刘㔻《声音&图像 转译实践》。


10月3日 下午3点半  分享会题目:《探索当代实验影像》  
嘉宾:尤达任

尤达任,摄影艺术家,也是本次展览的特邀参展人之一,从2011年开始自学摄影,尤达任一直探讨关于当代实验影像,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得见他对于实验的求新和多面,在本次分享会中,大方分享了他多年对于实验影像的探索,如何解构、粉碎、复制与重组,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摄影空间。

10月3日 下午6点  分享会题目:《声音&图像 转译实践》  
嘉宾:刘㔻

刘㔻,他是一位画家,同时也是一位实验音乐人,在声音和图像的表达以及融合上他可以说是游刃有余。在本次分享会中,他讲述了关于视觉和听觉的关系和艺术史上的历程,以及他在这两方面的转译实践,同时也给观众展示了他过去不同的视觉和听觉作品,观众看的津津有味。
10月4日 下午2点  分享会题目:《边缘之旅》  
嘉宾:王天羲

来到展览的最后一天,首先是艺术家王天羲就他的过去的作品进行分享,王天羲大部分的作品内容都是关于他在不同地方旅行游走的故事,向观众阐述在旅行中如何发现风景和人的美。

柴觅《梦雀》《文件已丢失》放映中

作为整个展览的最后一场分享会,特别加映了柴觅的影像作品《梦雀》以及日常放映的《文件已丢失》,分享会再次转移到二楼的放映厅,放映后柴觅针对自己的两个作品进行解析,并且与中国人民大学李笑男教授、策展人成蹊进行对谈。

分享会题目:《丢失处理与缺失值》  —— 柴觅影片特别放映会&映后谈
10月4日 下午3点半    嘉宾:柴觅、李笑男  主持:成蹊

而实验场单元则邀请了23号楼艺术家社区,以“我仍在观望”作为主题,致力于发现不同领域的才能在其中共振的可能性。


实验场单元

部分实验场作品

实验场单元现场

Copyright © 2019 悦·美术馆 京ICP备11039975号-1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2号路798艺术区797路B06